金牌娱乐app_金牌娱乐注册-官网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人民与权力》第7期 | 立良法十年深耕 谋善治再启新程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5-07-30  字体:[ ]

640 (4).png

人民与权力杂志公众号截图↑

自2015年7月获地方立法权以来,南通的立法实践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从率先启动濠河风景名胜区立法守护母亲河,到出台《南通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改善优化水生态;从以《南通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划定环保红线,到在全国率先制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条例擦亮教育名片,从濠河碧波到狼山叠翠,从民生细处到发展大局……十年来,南通制定22部、修改5部地方性法规,以“一事一法”的精准施策与“系统治理”的立法矩阵,有效发挥了立法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以高质量立法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

统筹立法:不断完善市域治理的法制体系

十年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将党对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文明、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要求,巧妙地融入到具体的法规制定中,因需、应时、有序地开展地方立法工作。

在生态保护领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化作生动实践。将《南通市濠河风景名胜区条例》确定为首部地方实体法后,南通相继出台了《江苏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南通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南通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南通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南通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绿色”成为了南通发展的主色调,“南通蓝”在朋友圈持续刷屏,“江豚嬉戏”成为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重要标志。

640 (3).jpg

在经济发展赛道,“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共识落地生根。《南通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擦亮“万事好通”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提升经营主体的法治获得感。条例中金牌娱乐app:产业链群整体培育、发展营商环境服务链、涉企收费和保证金收退长效管理等诸多内容,在全国立法中属于创新之举。2024年,全市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新开工254个、新竣工达产301个,中石油蓝海新材料、通富通达、华峰瑞讯等百亿级项目开工建设,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07.4亿元、超年度计划23%。

在民生福祉维度,“教育之乡”的美誉不断焕发新光彩。“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南通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条例》作为全国首部金牌娱乐app: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从招生入学、办学条件、师资建设、教育质量、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刚性要求,获评2020年江苏省设区市立法精品工程。作为“教育之乡”,南通市政府连续12年把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和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增加,各类生均公用经费在江苏省保持较高水平。

640 (4).jpg

《南通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南通市轨道交通条例》、《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南通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南通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这些具有鲜明南通特质的法规,既凸显南通地域特色、破解南通实际难题,又为南通在法治框架下推进突破性改革、示范性开放与创新性实践注入了新动能。

创新立法:充分彰显务实灵活的特色优势

“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灵魂,管用是地方立法的生命。”南通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小快灵”立法理念,立法的触角向重点领域、新兴领域不断延伸,机制更加健全、形式更加多元。

2022年,《南通市人大常委会金牌娱乐app:深入推进“小快灵”立法的实施意见》出台,成为全省首部金牌娱乐app:“小快灵”立法的规范性文件。2024年,《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小快灵”立法项目办法(试行)》进一步畅通了“小快灵”立法工作的绿色通道,提高了审议效率和质量。

640 (5).jpg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南通坚持立法先行、急需先立、先立后破,将条件成熟或最为迫切的议题作为“小快灵”优先立法。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金牌娱乐app: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络餐饮服务这一新兴业态,制定《南通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围绕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固化南通近年来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领域的经验做法,《南通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规定》作为全国首部专门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守护通城的绿水青山。

秉持“开口要小,挖掘要深”、“一事一例”的原则,南通选取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抓住关键节点实施重点突破,做到有几条立几条、几条管用制定几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南通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仅用20条便解决了实际需求,《南通市质量促进条例》仅用30多款条文便健全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的制度供给。在制定《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过程中,经调研发现群众对不文明养犬行为反映强烈,遂在条例中设置了专门条文作出规定。这些法规针对问题“量身定制”,切口小、反应快、机制活,既提高了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又充分凸显了南通地方立法“小、快、灵”的鲜明特征。

开门立法:有效夯实良法善治的民意基石

2023年12月,南通市海门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南通首家、江苏省第二家“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强化支持保障,从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高等院校、律师事务所中择优推荐15人作为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立法征询专家。1家“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2家省级联系点、20家市级联系点,共同形成了纵向贯通、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成为收集社情民意的“神经网络”。

640 (6).jpg

为了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将相关的市级机关、社会组织和县级人大常委会明确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指导责任单位。研究制定规范化建设指南,从阵地基础建设、工作体系建设、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作出具体指引,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时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组建30人以上的立法信息员队伍,确保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正是通过这些立法联系点,市民反映的痛点堵点问题被精准捕捉。经过反复论证,法规最终以制度设计直击民生关切,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同。

技术的赋能让民意收集更加高频高效。“江苏数字人大”App上线“通立法”功能,线上征求意见打破时空壁垒,让立法工作可知可触可感;乡镇基层立法联系点“1+7+21”体系让立法调研与百姓生活无缝衔接;探索实施“五步听音”工作法,省、市人大常委会采纳的立法建议数量明显增加。十年来,100余场立法调研、论证、评估活动,5000多条社会建议,见证着“民有所呼,法有所应”的民主实践。

640 (7).jpg

十年深耕立法之路,是党心民意同频共振之路,更是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革新之路。站在新起点,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格局,持续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全力提升立法质效,奋力开创地方立法工作新局面,在“江海联动、城乡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浪潮中勇立潮头,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镌刻更加鲜明的法治印记!


·应秀梅 刘合臻·

供稿:南通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